一、緣起 我國自從明朝末葉海禁大開之後,歐西人士紛紛東來,或傳教, 或經商,或敦睦邦交;為便於學習我國語文,採用歐西a b c d e等 字母以拼注我國漢字之讀音,於焉開始。萬曆年間天主教耶穌會傳 教士利馬竇之著「泰西字母」,天啟年間傳教士金尼閣之著「西儒 耳目資」,系統漸趨完整。清朝以後,英國使華外交官威妥瑪著「 語言自邇集」,所制訂之羅馬字譯音,流傳尤廣。舉凡教會、外交 界、郵政、海關、新制學堂及學習華語者,競相採用,今民間所採 用之人名地名譯音,仍多為威妥瑪拼法。 民國建立後,教育部有鑒於國語文統一讀音之重要,乃於民國 七年十一月公布國語注音字母ㄅ、ㄆ、ㄇ、ㄈ等,即今之國語注音 符號第一式。嗣復鑒於東西洋交通日漸頻繁,羅馬字譯音之使用範 圍日廣,乃於民國十七年九月由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另公布 國語統一會委員錢玄同、趙元任、林語堂、黎錦熙、劉復、汪怡、 周辨明等所制訂之「國語羅馬字」,以資應用。民國二十九年,教 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決議改「國語羅馬字」名稱為「譯音符號」。 二、 研訂經過 「譯音符號」設計精密,但因其四聲拼法變化較為複雜,初學 頗感不便,公布至今雖將近六十年,卻未能普遍使用。本部為因應 外籍人士及華僑子弟學習中國語文之實際需要,乃於七十三年一月 邀請內政部、國防部、外交部、中央研究院、國語推行委員會以及 國內各語文中心與各大學之語音學教授多人,舉行座談會,交換意 見。決定仍以我政府原先公布之譯音符號為本,予以修訂;並推舉 國內實際從事國語文教學及對語音學有研究之專家學者張希文、李 壬癸、李鍌、王天昌、張孝裕、何景賢、李振清、吳國賢、陳進成 、劉興漢、劉森、陸震來等十二人,於二月二十八日成立專案研究 小組,進行比較分析研究,由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李鍌 教授為召集人,王天昌教授負責紀錄整理。 研究小組經多次集會討論,就原公布之譯音符號,分別與威妥 瑪式、耶魯式、林語堂式,及國內外可能見到之其他拼法,逐一比 較其優劣繁簡,決定下列三點:一、以我政府原先制訂公布之譯音 符號聲母韻母基本拼法為準,略作修訂;二、改用現今通行之四聲 調號以表示四聲;三、修訂後之譯音符號,定名為「國語注音符號 第二式」,以與國語注音符號第一式並行於世,俾應教學所需。 本部依據研究小組擬訂之草案,先行於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十日 公告試用一年。試用期間仍陸續蒐集各方意見,交由研究小組審議 討論取決,再作修改。定稿後乃於七十五年一月二十八日正式公告 ,並與ㄅㄆㄇㄈ等第一式列表對照;另附拼法說明十二條供國內外 各界人士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