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客家語-小說戲劇-教師組

第一名
吳秀梅【阿順叔公个倈仔】

第二名

鄒敦怜【神秘个朋友】
曾秋仁【火焰蟲之戀】
第三名
陳志寧【曾經,還細】
佳 作
鍾麗美【義民爺个金仔豬】

第一名-吳秀梅【阿順叔公个倈仔】(南四縣腔)
吳秀梅
現職:高雄市小港區明義國民小學教師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到都市發展的青壯年,總是不能體會老一輩的人對家鄉的眷戀,城鄉差距造成了三代人生活的隔閡,想要努力在都市生根往上爬的年輕人,終究還是將親情置於腦後……,對苦苦栽培孩子的老父親情何以堪?
鄉下暖暖的人情味,還是可以安慰被擊敗的老父親的!還有,忠心陪伴的老黃狗,讓老父親心靈有所寄託!

第二名-鄒敦怜【神秘个朋友】(海陸腔)
鄒敦怜
現職: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教師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爸爸退休之後幫我們姐弟帶孩子,儘管年齡相差幾乎六十歲,但看到他跟孩子的互動,我好像再次回到自己的童年。我的孩子會惦記著阿公,他們像同一類的人物,喜歡吃糖、喜歡看卡通,阿公照顧的時候,孩子沒有壓力,只有數不清的疼愛。
看到孩子與爸爸的互動,我想到總有一天,當爸爸離開的時候,我的孩子會在心中,怎樣懷念著這位長者?我的腦子浮現出「阿偉牯」的模樣,開始寫出這一個跟純真小孩、老人關懷有關的故事。

第二名-曾秋仁【火焰蟲之戀】(海陸腔)
曾秋仁
現職:
臺中市立北新國民中學國文教師兼總務主任
臺中市國民教育本土語言輔導團輔導員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一、藉《火焰蟲之戀》這劇本表現文學个多樣性,使學生仔欣賞客語人無共樣个詞彙,所表現出來个甜美味緒。學生仔可以一邊學客家話;一邊隨等劇中人物个悲喜,心靈經過美感个洗湯,使生活混雜个心情得到平復。
二、利用「火焰蟲」个議題,使學生仔了解蟲類个生長過程生態保育个常識;同時打開一扇想像个窗門,帶領學生探尋真、善、美。
三、身為流有客家血統个一員,對母語漸漸無忒个失落,就像分人削忒面皮一樣痛心。所以,想對漸漸消失已經入急診室个客語盡一分綿薄之力。

第三名-陳志寧【曾經,還細】(南四縣腔)
陳志寧
現職:屏東縣萬安國小教師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還記得細人時節,庰吔在伯公廟後背搣土狗仔無?挖公釣仔,搞到一身都係泥个日仔,已經盡遠吔!愐起還細个時節,經過个事情一定分人永遠懷念。有兜事情曾經刻骨銘心一直記吔在心肚,到老都會記得。這兜經驗,有分人暢樂个、有分人毋盼得个、更有分人難過个。每個人都有自家个故事,這兜故事用小說來講分別儕人、下一代聽,希望可以帶分大家人有共樣个心情,共下懷念還細个時節。

佳作-鍾麗美【義民爺个金仔豬】(南四縣腔)
鍾麗美
現職:
高雄市莊敬國小教師
高雄市國教輔導團語文領域輔導員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義民廟的祭祀和慶典是客家的文化特色之一,可惜其中為了養肥大豬以得到金牌的飼養方法,引起許多愛護動物、環保團體的不滿,引起文明與守舊的論戰,對客家文化有許多負面的影響。筆者期望利用一齣輕鬆的兒童劇,傳達一種改良式的義民祭典,既保留傳統的精神,又發揮現代的創意,讓不同族群的人都歡喜來參與義民祭。
此外,筆者把外國童話故事――金鵝的情節注入本土戲劇中,以期增加中外融合的趣味性,並傳達客家的美食、信仰、語言特色、客家人的勤樸和善良等訊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