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客家語-散文-社會組

第一名
古秀上【老飯篼仔】

第二名

周燕鳳【想起吾个阿姆】
謝榮光【吾爸】
第三名
李幸妃【鐵馬之旅】
陳美蓉【愐童年兩三事】
佳 作
李金財【心肝仔】
徐翠真【還記得】
黃清蓉【來去炕窯仔】
溫源衡【一碗糯米糜个故事】
鄒瑞梅【阿爸】
黎華亮【讀唐書毋單只為客話傳承】
謝銘鴻【戀戀故鄉情】

第一名-古秀上【老飯篼仔】海陸腔)
古秀上
現職:臺北縣客家語教師協會創會理事長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客家的核心價值,因人而異,有人說:是客家的產業經濟;有人說:是客家的文化蘊涵;有人說:是客家的語言普世,綜觀其上而歸一,其實就是永續經營。三十餘年來我汲汲營營追求的金錢物慾,只因母親的當頭棒喝「一個陳跡已久的便當盒」。頓悟出人生永續經營的法則,那就是用「真與愛」傳承客家語言文化,有真才會快樂;有愛才會無悔。

第二名-周燕鳳【想起吾个阿姆】北四縣腔)
周燕鳳
現職:苗栗縣殯葬教育學會文字編輯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母親的早逝讓我很不捨,尤其是在自己為人母之後。很羨慕他人回娘家可以跟自己的母親撒撒嬌、閒話家常,而我卻沒這個福分,沒有了母親的娘家對我而言只是一個名詞罷了。藉由文字抒發二十幾年來對母親的思念,更感念母親對我的養育之恩,我會記取她的好,用同樣的愛來愛我的孩子。

第二名-謝榮光【吾爸】北四縣腔)
謝榮光
現職:臺南縣客家文化協會常務理事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臺灣客家人,早期旦勢在環境較差个山區,拓荒開田,耕種過日仔,日本殖民奴化統治个無奈,國民政府接收初期,政治經濟个腐敗,造成島內人民生活困難,尤其客家人該央時過日仔更加艱苦,好得客家人有吃苦艱耐个精神,有克服環境个智慧,歸尾都會得著出頭天个日仔,這係本篇創作个主旨。

第三名-李幸妃【鐵馬之旅】詔安腔)
李幸妃
現職:雲林縣立東興國小鄉語言支援教師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有一日,和細子作垺騎鐵馬;享受莊下个恬靜。愈騎愈心適。細子講个事、跍落來用心感覺軀身脣个一草一木、觀察對頭那頂飛過个鳥;得有一種感動个感覺,所以,擎筆寫這篇鐵馬之旅!

第三名-陳美蓉【愐童年兩三事】北四縣腔)
 
陳美蓉
現職:客家電視臺語言管理師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因為離開有了故鄉,因為情深有了思念。能說母語是本份,四縣客家話是我的母語,「話是風,字是蹤」,除了言說之外,一直期待能用漢字留下屬於我客家的雪泥鴻爪。嚐試運用客家語言美麗的詞藻,紀錄我最真實的生活經驗,最深層的感受。如果可能希望這是自我書寫長河的開端。也期許自己:每個人都在不同的角落,用不同的方式寫歷史,但願能寫出忠於自我的小東西,或也能為客家留下丁點文字語言紀錄。

佳作-李金財【心肝仔】南四縣腔)
李金財
現職:國立大甲高工數學教師退休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四十零年了,在腦海中,長透會有一個聲音伴隨著一個畫面出現,該係十歲个時節,在火車頂看到个、聽到个,兩子哀、阿姆係盲目仔,在車頂賣冰个情景,到這下還毋會毋記得,做得想見這事件對吾个心靈衝擊之大。
幾下擺,想愛同這感人个故事寫下來,毋過,因爭自家懶尸,故所一直無實現,恁堵好,教育部舉辦母語文學創作獎,總算做得一償夙願,愛感謝教育部提供恁好个發表平臺,恁仔細。

佳作-徐翠真【還記得】北四縣腔)
徐翠真
現職:警察廣播電臺導播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人生在世但勢愛隨時保有「感恩」个心,隨地虔誠真心个「謝天」。出世來到客家人个家庭長大成人,當多從故鄉出來便便个故事,一直還留佇个生活中「呼之即出」,成時還會分自家著驚著仰般還會記得恁多喏?因爭戴過个所在,較久也係這生人做毋得取代个「原鄉」,故所當多如影隨形个記憶「小精靈」依戀著土地个「劇場」,略略仔一有風吹草動,就會攀離吊壁跳著个電腦鍵盤項,好恬恬仔化做書寫个字碼密密停手毋得!

佳作-黃清蓉【來去炕窯仔】北四縣腔)
黃清蓉
現職:興仁國小母語教學支援人員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每個人都有童年,雖然有些人的童年生活並不是那麼美好,但是經過時間的沉積,不好的雜質析出後,所有回憶都會變得甜蜜和美好,為了讓別人分享這份美好,我把我的童年往事記錄下來,希望得到相同世代的朋友們的共鳴。
因為我是一個客語教學人員,在教學的過程中時常有感於教材的缺乏,故將自己童年的生活用客語寫成故事,讓小朋友在學習中了解他們父、祖輩的生活景況。同時也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。

佳作-溫源衡【一碗糯米糜个故事】海陸腔)
溫源衡
現職:臺北市客家語教師協會教師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坊間客家語之為文多用華語直接翻譯客家音書寫,使真正的原意失色不少,意涵更不貼切,十分可惜,筆者近年參加鄉土支援教師甄試合格以來,經過多次的研習課程與從小鄉居的記憶,加以融會貫通,還是用原來話語詞寫的文章較為傳神。
經過一番咬文嚼字,並以純粹道地的說法而記述自己某一階段的生活情景,自覺有暢快的滿足,出示給客籍友人朗讀,結果更是皆大歡喜,並有意猶未盡的感覺,因此這一塊領域,我將會更積極的去努力。

佳作-鄒瑞梅【阿爸】北四縣腔)
鄒瑞梅
現職:桃園市龍山國小鄉土語言教師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父親為了家庭生計,毅然決然放棄出國留學的大好機會,如此的任勞任怨只為了留下來孝順父母,善盡孝道。勤儉純樸、樂天知命,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,希望藉由樸實的創作幫大家找回簡單的幸福。

佳作-黎華亮【讀唐書毋單只為客話傳承】南四縣腔)
黎華亮
現職:內埔長青學苑唐書班教師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「寧賣祖宗田,不忘祖宗言」係老人家个金言,也係客家人硬頸精神表徵,客家話能保存下來,就靠這句話。
九○年代客委會成立,第一要務就係尋轉客家話,再找回客話本字,以保存客家文化,任重道遠,值得讚揚。
這項任務,各界人士莫不全力以赴;有講習會,有出雜誌,有整理字典……等,就係無人想起古人「讀唐書」,也係推行客家話重要課程。讀唐書毋單只學客家話,也在尋找客家本字,同時兼有道德教育,以及了解保存客家文化个重任。期望提高社會大眾對多語並存價值个認識。
本文試以「讀唐書」探討客家話及其附加價值,以為推廣之必然!

佳作-謝銘鴻【戀戀故鄉情】四縣腔)
謝銘鴻
現職:北新國小客語教師
作品觀看:
創作理念:

人不親土親,不管將來遷徙到哪位?「胞衣跡」就係出世个所在。故鄉个一草一木,人情風土離開越久,印象越鮮明。這係一種無法割捨个感情。這下環境污染嚴重,愛尋一个像獅潭恁淨利个所在,當無簡單。喊醒大家愛鄉愛土,留一片淨土分後代子孫。毋好害子害孫,做千古罪人。